近日,我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油气加工工程研究方向陶亨聪博士、青年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材料领域权威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影响因子28.12)上发表了题为“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的综述文章。《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专门发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领域的综述论文,该期刊不接受自由投稿,年均出版6-8期(每期刊出论文1-6篇),由编辑邀约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撰稿。

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形貌与性质已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该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二维材料在电化学催化以及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动向,包含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氧还原反应,氮气还原反应,氢气析出反应,超级电容器以及锂电池等。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79642520300013?via%3Dihub
近日,我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油气加工工程研究方向负责人王路辉副教授等在二氧化碳催化转化领域取得最新进展。以浙江海洋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在国际催化期刊《Catalysts》上发表“Three-Dimensional Mesoporous Ni-CeO2Catalysts with Ni Embedded in the Pore Walls for CO2Methanation”研究论文,该期刊当前影响因子为3.444,王路辉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该研究利用胶体辅助溶液燃烧法,制备了三维介孔Ni-CeO2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发现三维介孔Ni-CeO2催化剂在较高Ni含量情况下能够保持Ni高度分散,增大了金属与载体间的接触界面,增强了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催化性能远高于常规方法制备的镍铈催化剂。该研究展示了胶体辅助溶液燃烧法在制备高金属含量催化剂方面的优势,为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073-4344/10/5/523/htm
近日,我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油气加工工程研究方向魏勤洪博士、青年副教授在二氧化碳/甲烷干重整催化转化制合成气方面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第一作者,浙江海洋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际著名能源TOP期刊《Fuel》上发表题为“Rational design of nickel-based catalyst coupling with combined methane reforming to steadily produce syngas”的研究论文。

二氧化碳和甲烷作为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日益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如能将二氧化碳和甲烷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催化转化制备有价值的化学品,其在环境和能源方面具有双重意义。当前,制约二氧化碳/甲烷干重整反应向前推进的最主要因素是催化剂在反应中因积碳而失活,本研究基于催化剂易积碳这一致命弱点,对催化剂和反应系统进行优化和设计,最终制备的铈改性的三氧化二铝负载镍催化剂(Ni/Ce-Al-O)在氧气耦合的干重整反应中表现出超高的催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h的稳定性测试中,催化剂没有失活。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23612030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