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省级以及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的管理,总结实验室(研究中心)建设成效,根据《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于2018年9月对我省29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97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开展评估考核工作,考核评估内容包括建设运营情况、取得的相关成果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主要涉及的评价指标:科技经费支出、人才与队伍、技术条件、科技活动、收入、成果、行业贡献度、体制机制、规划与目标等方面。
浙江海洋大学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实验室以“面向行业重大需求,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研方式集成资源和能力,实行“产业引导,自主创新,科学评价,效益优先”的运行机制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协调运行”的管理模式,实施封闭式管理和开放式运行,开展包括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新技术、工艺、装备的研究,油气储运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和输送,技术转化、服务与储备,以及创新石油天然气企业和基地的建设等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制定了工程实验室主任、研发中心主任、办公室主任等核心人员的工作职责,邀请客座科研人员加入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固定人员和客座人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和实验室全体成员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订了工程实验室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成果转化等制度。设立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制度,科技成员合作等相关制度,通过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开展合作交流。工程实验室严格按国家和有关部门要求,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使各项科研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临港油气储运施工、海上平台安全技术、临港油气安全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19年2月,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评估考核(浙发改高技〔2019〕73号),我校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优秀,为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